• <s id="l4gaa"></s><th id="l4gaa"></th><button id="l4gaa"><acronym id="l4gaa"><u id="l4gaa"></u></acronym></button>

    全省首個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在綿陽建成

    日期:04-04  點擊:146  屬于:媒體報道

     

    市民不再談“輻”色變

    2014-04-04  來源:綿陽晚報   ■杜元媛 記者 楊波波

        試運行一個多月之后,日前,全市首個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通過專家評審并正式投入使用。據悉,位于花園星河灣小區的這套在線監測系統在全省也屬首例,其除了對附近的通訊基站進行監測外,還將實時監測數據顯示在屏幕上。     
       監測數據每分鐘刷新一次

        附近基站監測數據、國家標準、部分家電輻射數據以及電磁輻射常識等內容悉數在大屏幕上顯現,不時有過往市民駐足觀看。隨著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的建成運行,“電磁輻射”在花園星河灣住戶中引起熱議。

        一連幾天,小區住戶馮慶良都會光顧這個新鮮玩意,在心里記下顯示屏上的監測數據,暗自比對前后結果。昨(3)日上午吃過早飯后,馮慶良照例走出家門,好奇地來到小區門口的顯示屏上查看。“今天的實時值是1.2955,和昨天沒有啥區別。”

        據中國移動通信綿陽分公司網絡部技術管理人員劉建輝介紹,在線監測系統的探頭是在街對面圣水四社居民樓頂的通訊基站下方5米處,監測數據經過后臺處理后實時傳輸到顯示屏上,每分鐘刷新一次。劉建輝說,顯示屏之所以安裝在住宅小區門口是為了讓更多的市民了解電磁輻射的知識。

        看到顯示屏心里更有底

        在城市的高樓之上、山坡之頂,矗立著一座又一座通訊基站,它們身上或長或短的天線,無言地刺向天空。

        這些通訊設施,承擔著保障人們通信暢通的重任,卻因發散電磁輻射飽受質疑。來自市環保局和市經信委的統計顯示,通訊基站電磁輻射投訴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去年全年經辦的電磁輻射投訴將近50個,今年已經快20個了。”市經信委無線電管理科科長金偉曉介紹說。

        “以前聽人講基站有輻射,當初建設移動基站的時候我們也有過顧慮。”指著樓頂的通訊基站,一位家住圣水四社姓李的居民說,當年修建基站的時候來了不少工作人員到現場檢測,才打消了人們的疑慮。“現在有了監測數據,大伙看得明明白白,心里就更有底了。”

        監測數據經過權威部門認可

        “一個基站的輻射還沒有電熱毯的大,真的假的?”看到在線監測系統上的實時數據后,花園物業公司保安杜開貴驚訝不已。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開通后,很多人和杜開貴一樣,對監測數據感到意外。

        仔細觀察顯示屏,人們發現,相比“40微瓦/平方厘米”的國家標準,1.2955的監測數據微乎其微。而與通訊基站相比,電熱毯、電烤箱、電冰箱、吸塵器、立體聲收音機這些家用電器的輻射強度甚至遠遠超出了通訊基站。 
        對此,市輻射環境監測站站長黃英表示,每一個通信基站,在建設前和建成后,都要經過嚴格的環境評價和環境檢測,達到國家安全標準才能運行。“上月底,在線監測系統通過專家評審,我們也花了3天時間對其進行了比對監測。從比對情況來看,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監測數據可信。”
       未來將在全市推廣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輸變電線路、移動通信基站、廣播電視塔臺、微波站等電磁輻射日漸受到公眾矚目。加之輻射相關知識普及率低,人們往往談“輻”色變。
        對此,黃英頗有感觸。她舉例說,現實中,即使環保部門針對投訴現場調查,出具了安全監測報告和評估結論后,個別群眾仍然要求將相關設施拆除。“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普及輻射科普知識,消除群眾不必要擔憂,很有必要。”
        “在線監測系統開了好頭。”黃英認為,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的建成,是電磁輻射知識面向公眾的一次創新和探索,對回應公眾關切的基站電磁輻射疑慮具有重要意義,有積極示范作用,下一步有望在全省推廣。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配合綿陽智慧城市建設,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和積極引導消費,下一步,我市將積極協調移動、電信、聯通三家運營商共同推進通訊基站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力度,獲得廣大市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Contact us

    手機:15321209988

    郵件:zhangxm@bjtcs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科星西路106號院5號樓10層1019室

    客服微信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